我們在設計微課時,經常苦惱于在短時間里要如何才能讓學生理解和記住這些知識點。為此,我們總結出在微課設計中的五個常用教學策略,能有效的提高微課傳遞知識的效果。
一、學會講故事
大部分學生對故事的記憶比講述的記憶更深刻。故事中包含了主角、沖突、要解決的問題和要實現的目標。故事可以作為先于學習任務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能夠起到把學習任務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相關聯的作用,也可以作為核心知識點展開的手段。
在微課中講好一個故事,一定要注意以幾點:1.故事需要細節與具體化,在一個時長較短的課程中講故事不用面面俱到,但是一定要突出一些細節,例如有場景的展示、對話的開展等;2.故事需要有戲劇性的沖突,可以采用正反面示例的講解,達到通過沖突來實現知識點傳遞的目的。
二、巧妙提問題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思維自疑問開始。提出問題是學習的開始,解決問題是學習的最終目標。當學習者看到一個問題時,會不自覺的開始啟動思考模式,在自主性學習中,解決問題往往是學習者最主要、最直接的學習驅動力。
在微課設計中,巧妙的提問可以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夠統領學習內容,引導學習思路。這類微課如果可以采用H5進行制作,可以讓學習者更好的使用。而速課網的創作型課件剛好可以滿足這一特點,它結合H5技術,將文本、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融合在一起,把知識點、問題點呈現出來,學生可以直接在線答題、評論或者反饋。
但在微課設計中提問題需要注意以下三點:1.把握好問題的難易度,事前了解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2.問題要具體,微課時長有限,與學生的互動也有限,抽象的問題只會讓學習者摸不著頭腦,教師可以從操作性強的問題入手。
三、適當用聯想
微課設計中適當用聯想,是指要挖掘一個知識點與其他相關知識點的聯系,由一個知識點聯想到另外的知識點。只有當學生在腦中不斷的將這些零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的時候,才能達到真正的學習目的。
聯想的使用核心目的是幫助學習者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更加深刻,因此使用聯想時要注意
內容的相關性要強,多采用圖像進行聯想,通過圖像、聲音進行知識傳遞,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內容數字化
數字化是教學設計中的常用手段,在各種類型的課程中都有很多的應用。不清晰的概念、不明確的定義,通過數字化圖示的呈現、分析、對比等,都可以得到更好的闡釋。尤其是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數字化,更容易使學生記憶深刻。而且數字化對比可視性強,讓學生一目了然,這對學生的學習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以上五種策略是微課教學設計中常用的策略,但教學策略的選擇并非一成不變,講師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合理搭配,靈活使用。制作微課,可以到速課網。速課網的PPT轉微課課件,不僅能夠即時錄入音頻,還能保持PPT原有動畫效果,讓PPT即刻變成一個可以在任何設備上隨時分享的微課,便捷了教師傳播和分享,也方便了學生隨時隨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