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是現代教育思想理論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的產物,二者缺一不可;為了更好的推進素質教育和學校教育現代化的發展進程,改革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從而實現基礎教育的跨越式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那么研究學生在網絡媒體環境下如何進行學習,顯得尤為必要。但在實際的信息化建設道路上,學校的教學資源嚴重匱乏:
1、硬件資源的限制和區域發展不平衡
目前,在我國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學校,不管是從數量上、信息基礎設施,還是資源建設上和普及程度上,與其它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相比都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且規模小,經費投入不足。甚至有些地區的中小學生見都沒有見過電腦,根本無法接受到其它發達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基礎建設程度極不平衡,尤其是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我們教育信息化下教學資源的匱乏程度。
2、教育資源匱乏
信息化教育教學信息資源庫的建設是開展學校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是教育信息的載體,同時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內容,建設的好壞決定了信息化教學的優劣、持續積累和深度應用會直接影響整體教育水平的提升,當前教育信息化中一個嚴重問題就在于信息化教學資源的結構性匱乏。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教學資源無論是從其內容、數量、媒體種類還是從其存儲、傳遞和提取上都教上世紀有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在網上看到的資源有很多,但這些“豐富的網絡資源”其可獲得性和交互性并不是很高,大部分學習者很難找到需要的有效資源。因此,如何擴展優質教育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需求,已成為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當務之急。
如何加強教育資源的建設呢?速課網認為,目前教育資源的建設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前提和基礎。
1、對政府、學校:教育資源的建設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尤其是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應多方籌措資金,加大對信息技術教育的投入力度,同時實現不同地區的資源合理利用,解決不同地區之間教學水平和教學資源不平衡的問題。學校要適當改善校園內教學環境和配置設施,構建校內教學資源共享網絡平臺,為全校師生提供更多更優質的資源。
2、對教師:在實現信息化教育的過程中,首先教師應該搜集各方面的媒體素材,把收集的素材能進行合理的加工,形成實用的容易獲取且交互性強的教育資源。其次,教師應當主動開發教學資源,建設以便教學使用的資源庫。速課網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多種課件資源制作的方案,融合文本、圖片、視頻、音頻和動畫等多種媒體內容,幫助教師解決教學資源開發難題,打造屬于自己特有的教學資源池和資源包,并且通過速課網平臺實現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廣泛共享,彌補一些教育資源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