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學習指學習者利用移動設備,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而且這些移動設備不但要求能呈現學習內容而且還要能支持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嗍。是在數字化技術和通訊技術的基礎上使學習者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形式,它被認為是信息時代學習中不可或缺的一種學習模式。數字化的學習資源能通過設備(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和互聯網技術(無線網等)隨時隨地呈現在學習者面前,使得碎片化的泛在學習成為現實。
學習資源的數字化處理,首先是課程教材的數字化處理,所謂數字化即是通過計算機技術和多媒體技術將紙質教材轉化為計算機等電子產品能識別、存取和利用的資源。但是在實際制作數字化教材的過程中,要注意教材的數字化處理不等于電子化處理,不能僅僅把紙質的教材變成能夠瀏覽的網頁閭。應該建設成為一個動態的學習平臺,使學校的管理、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動態的、實時交互的學習模式。
除了教材之外,還應該提供學生學習所需的各種必須資源和拓展資源,如課程介紹、教學大綱、教案或演示文稿、重難點指導、作業、參考資料目錄等,提供素材資源庫、典型案例庫、專家講座庫、試題庫、作業系統、演示/仿真/虛擬實驗實訓系統、在線測試/考試系統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學數字化資源是教學視頻資料,如果上述的資料中有的僅僅是信息載體的改變和信息載體的搬家,那么教學視頻則最能體現數字化教學資源的獨特優勢。尤其是在當下微課、幕課、翻轉課堂等一些新型的教與學中的方式方法正在發生革命性變革的時期,微型教學視頻的價值更是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在設備和網絡技術的支持下,為學習者在移動的環境中學習微課成為現實。微課的時間短,一般5~l0分鐘,并且往往是以知識點為單位。在錄制微課前需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如果在幾分鐘的時間內做到主題突出,把一個知識點講解清楚,讓學生容易理解,哪些內容重點講,哪些僅需點到為止。在知識點的劃分上要注意知識點的獨立性,弱化知識點的承前啟后。由于時間短,在語言的組織上要做到干練,切忌拖泥帶水。
“貼心大學”制作出簡短精悍、主題突出的微課,學習者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并可以對課程內容發表及時的評價與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學習者對微視頻的教學內容、教學行為的及時評價與反饋,針對性的改進教學設計與方法。同時有效的調整練習、微反思、微課件等配套資源,以適應大學生自主學習、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