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認為:“知識與活動不可分離。”他主張在教學中通過學生充分自主的活動豐富經驗,通過經驗促進發展,這為課堂活動的開展提供理論依據。活動需要學生參與才能完成,并且在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方能體現活動的價值。那么,教師應如何組織好課堂活動,進行有效教學呢?下面小編給教師們整理了幾個技巧:
1、精心設計,合理安排
在課堂活動中,學生是主體,他們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控制者、生成者和發展者,教師則是活動的設計者。教師應精心規劃,并且要保證課堂活動最終有效實施。教師首先對課堂活動目標了如指掌,力求以活動為依托,以教學目標為實現前提。其次,對活動的每個環節精心設計,符合學生的實際要求,同時體現活動的連貫性和教學目標的層次性。
2、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時效性
課堂活動設計不能脫離實際生活,只有針對教學主體現實狀況,設計讓學生樂于接受,又易于課堂操作的活動才能達到實際的教學效果,否則就只是“紙上談兵”。課堂活動的設計需要老師們做足課堂教學準備。一個好的教學活動,不僅緊扣意志堅強的內容,深化教學主題,還可以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思考問題和發現問題,對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重要意義。
3、活動的方式要具有多樣性
由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主體的差異,課堂活動的方式必然也是多樣化的,既使是相同的活動方式用于同一教學主體,其教學效果也因時空變異而大相徑庭。故教師只有不斷實踐,大膽創新,才能找到既適合學生又適合自己教學風格的活動方式。如人物競猜,辯論,專題講座,詩歌朗誦,模擬表演等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去體驗感受,思考發現,達到培養學生積極參于和進取精神。
4、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堂活動切忌走過場,滿足于表面的熱鬧,應注意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實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怎樣組織學生開展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提高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5、在活動中貫徹合作精神,培養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尤其是現代社會生活更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合作。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利用集體的智慧,充分發揮團體優勢,進行優化組合發展學生的組織能力和管理能力。例如舉行“小組”為單位的智力搶答競賽,每組選2~3名學生為代表,答案代表們可以商議。這樣的活動可以為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6、在活動中發展個性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由于遺傳因素、家庭條件、生活經歷和社會環境的不同,每個學生有著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情感世界,他們總是用自己的頭腦,自己的感官,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喜好觀察、分析、思考、感悟客觀事物。教師在組織設計課堂活動中應特別重視他們的個性特點,發揮他們的個性特長,引導他們開拓創新,這對提高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起到關鍵作用。
總而言之,精心設計,科學組織課堂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發展能力,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體現。有效的課堂教學,需要有效的教學活動來支撐。為滿足教師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需求,作為廣大教師熱愛使用的移動教學工具——速課網,也一直不斷在升級創新,更新更多適合教師教學所需的功能。
那么,老師們在使用速課網開展移動教學時,除了可以發起班級公告、點名簽到、隨堂測試、推送課件等教學活動外,也同樣能夠在線布置/批改作業,在線答疑以及發起班級討論區,多方位實現師生雙向互動,為課堂活動增添樂趣,提升教學效果。總之,更多實用有趣的教學體驗,速課網等著您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