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高等教育的發展正處于大眾化向普及化邁進的關鍵時期,國家引導地方高校在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過程中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此前,教育部長陳寶生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地方高校要堅持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苦練內功、加快轉型,奮力走好應用技術型大學內涵式發展之路。
推動地方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是新時代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地方高校要緊跟國家政策引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開啟轉型發展的新征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在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的道路上,既要不忘初心,堅持師范根本,立足地方用人需要,培養“適銷對路”的有用人才,還要慎辦工科專業,不要盲目更名來彰顯應用技術的特征。
地方高校在走好應用技術型大學內涵式發展之路,培養應用型人才時應該:
1、建立與人才培養相匹配的應用型課程體系
課程作為高校人才培養方案中最基層的單位,是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保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通過應用型課程體系才能得以實現。但在實際辦學過程中,部分學校卻存在辦學定位與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不匹配的現象,其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人才培養體系缺乏需求導向,其課程設置沒有真正圍繞職業能力及崗位需求構建。
地方高校應依據行業和崗位的實際需求,以學生“能力”發展為中心,構建應用型課程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著重培養學生“實基礎、重應用、有特色、高素質”的特質,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
2、落實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通過校企合作達到產教深度融合,形成多方互利共贏、協同創新發展的良性循環,推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全面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創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鼓勵行業企業參與高校辦學,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協同探索學生專業能力培養與崗位需求有機結合的校企聯合培養機制。通過校企合作開辦實驗班、校企聯合開發特色教材、校企職工雙向交流等措施,全面強化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切實將產教融合型多渠道、全方位、全過程的學生“能力”培養體系落到實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教育思想,加大力度推動地方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型大學轉型,力拓科技將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項目,積極探索并拓展更多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此外,速課網結合互聯網技術,給廣大教師群體打造交互式的移動教學方案,幫助院校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協助院校加快轉型,奮力走好應用技術型大學內涵式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