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高職教育迎來了機遇與挑戰,教育形態已悄然革新。學校里更少的課堂與更多的實訓室、更多的交往與更少的講授、更多的互動與更少的灌輸、更個性化的服務和更靈活的學制,將是未來學校得益于互聯網教育得到新生之良機。全面深化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加快學校內涵發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勢在必行,每個教育工作者責無旁貸。
一、教學觀念創新
觀念創新是一切創新的基礎,高職教學要實現創新性改革,教師必須樹立“互聯網+教學”的教學觀念。
首先,要樹立信息化觀念。教師在備課、課堂教學、課后輔導、作業批改、質量評價等各個教學環節都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要懂得通過互聯網獲取知識的方法、途徑、手段并將其傳授給學生。
其次,要樹立互聯網意識。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豐富的教學資源,挖掘教學素材,充實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生動、形象、新穎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法、手段、途徑和載體,增強教學的吸引力;不斷挖掘和完善新的教學創意,設計新的教學過程及個性化訓練方案,實現有效教學。
最后,要強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的意識。教師要注重傳授通過互聯網獲取知識、對網絡資源進行準確性辨別和整理歸納的方法,引導學生把課堂學習和利用互聯網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培養他們以互聯網為載體進行創新學習、自主學習、快樂學習的能力。
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文化育人”、“協同育人”等育人機制。
1. 文化育人
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企業文化“進校園、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的“四進”機制,不斷強化“產業文化進教育、企業文化進校園、職業文化進課堂”的文化“三進”理念,不斷優化“校園文化”、“團隊文化”、“班級文化”、“宿舍文化”為主體的全覆蓋校園文化體系,進一步推進校園文化建設。
2. 協同育人
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不斷加強校企合作。構建新常態下的政校行企四方聯動、協同育人機制。依托地方職業教育平臺,不斷加大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建設力度,進一步理順機制,健全功能,充分發揮行業職教集團的作用,提高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參與度。積極拓展訂單培養,發揮行業優勢,以形成政府主導、行業主導、企業參與、學校主體的深度校企合作機制。爭取有效的制度支持與政策保障,校企雙方形成比較穩定的、運行良好的長效合作、協同育人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突出辦學特色。
為結合學科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需求,以移動互聯網時代為背景,推動教學模式改革,廣東力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拓科技”)將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項目,積極探索并拓展更多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力拓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教育信息化研究、教學資源建設、移動教學云服務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公司,目前與全國26個省市、近400余所高校,8000+老師達成合作,并成功協助老師取得了多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省級教學成果。
力拓科技旗下“速課網”以“輕型化微教學”的理念,成為移動教學云領域的主流教學平臺,覆蓋全國近10萬在職教師,為師生提供優質的信息化教學體驗,并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的積極實踐并推動我國高(職)校的一線教育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