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中,教學課件PPT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學課件的質量能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如果你的課件,設計不當、沒有重點就吸引不了學生,不少老師其實都以為只要把書上的內容全部復制粘貼到PPT中就可以了,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這樣做會導致信息量過大,重點不夠明確,無論是從頁面的美觀度,還是知識的吸收程度來說,無異于是一種搬家行為,毫無作用。
那我們應該如何制作有重點的PPT課件呢?
1.首先我們要明白,PPT的本質在于可視化,也就是把原本難懂的抽象文字通過形象的圖表、圖片、聲音、動畫等場景表達出來,讓這些變得通俗易懂。
老師應該改變“復制、粘貼”的做法,歸納出關鍵詞、關鍵點,可以參考下面兩個原則:
①能用視頻的就不用圖,能用圖的就別用表格,能做成表格的就別寫成文字,素材內容要與教學內容相符。
②沒有可用的圖或表,就將文字分解為條,最好控制在5行內,不要一大段堆砌在一起。
2.PPT的靈魂就是邏輯。如果沒有了邏輯和層次,PPT只能算是圖片和文字的展示區域,很多老師在做PPT時,習慣想到哪做到哪,沒有做到邏輯規劃,導致學生很難理解教學課件。
想讓PPT擁有邏輯其實也很簡單,我們要做的是添加導航來增強學生的記憶。
首先,老師需要先自己理清一下這堂課程的教學邏輯,擬出PPT的內容大綱,添加目錄導航欄、標題欄、頁碼來展示課件結構:
①目錄:一個簡單直接的目錄能夠清晰呈現出課件的脈絡,使學生能一目了然,便于抓住重點內容。
②標題欄:每頁除了標明整個PPT的標題外,更重要的是還要標明本章節的標題還有本頁的主題。
③頁碼:盡量加上頁碼,方便查找知識點,了解課程的知識量。
3.不少老師為了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在制作課件時加入了一些與教學內容毫無關聯的花哨元素,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做法。如果在課件中加入過多無關緊要的內容,很容易會使學生注意力分散,打擾他們的思維,讓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那我們應該如何設計PPT頁面呢?
①整齊排版,色調統一
杜絕花花綠綠,把PPT搞得像調色盤一樣,如果沒有特別的需要,就不要去更改背景設置的色調和風格了,如果想要點層次感,可以采用同一背景的不同漸變,讓色彩協調統一。
②字體統一
如果一個頁面中出現了三種以上的字體就會顯得雜亂,一般控制在1-2種就可以了,整個PPT也要統一使用同樣的字體,盡量別出現第三種字體。
③素材跟教學內容要相關
雖然現在的網絡資源很豐富,可選擇性很多,但制作課件時,不能看到什么素材就把什么素材貼上去,一定要選擇與教學主題相關聯的,不然就會讓課件變得很亂,還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④不要用很復雜花哨的動作設置、動畫方案
頁面切換、圖片文字動畫盡量少用花哨的動作和無關的聲音,尤其是需要學生思考問題時,在一些比較輕松的話題上可以加一些效果,但也不宜超過兩種。
4.有些老師做完PPT就認為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其實他們還漏掉了一個最重要的步驟,那就是測試,少了這步,你的一切努力可能都前功盡棄了,那我們都需要檢查什么呢?
①檢查版本是否兼容。PPT有很多版本,在電腦上制作完成后,到了錄制現場也要檢測一次,確保版本可以兼容,能正常演示。
②檢驗超鏈接和動作效果是否正確。課件中存在大量的超鏈接和動作效果,不一一檢測很可能在真正的演示中出現錯誤,比如死鏈或者出現不該有的動作效果。
③對比電腦和大屏幕的效果。我們都知道,電腦播放課件和投影儀展示在視覺上會有不小的差別,尤其是顏色的對比、交叉、重疊,在電腦上能看清的東西,投到大屏幕時學生可能就看不清了。
做好PPT看似容易,但實際是需要無數次制作和修改的,了解制作誤區,避免失誤,注意課件內容和效果的呈現,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PPT,才能真正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
PPT教學課件制作的幾個誤區
2020/11/5 17: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