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南概述
為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積極響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關于征集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函》的號召,廣東力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拓科技”)將深入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項目,積極探索并拓展更多的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
力拓科技是一家專注于教育信息化研究、教學資源建設、移動教學云服務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公司,獲得了雙軟認證,國家高新科技企業等諸多資質認證,同時也擁有多款國家專利軟件、軟件產品。到目前為止,力拓科技已經與全國26個省市、近400余所高校,8000+老師達成合作,并成功協助老師取得了多項國家級教學成果、省級教學成果。旗下“速課網”更是以“輕型化微教學”的理念,成為移動教學云領域的主流教學平臺,覆蓋全國近15萬在職教師,為師生提供優質的移動信息化教學體驗,并基于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的積極實踐并推動我國高(職)校的一線教育教學改革。
力拓科技此次參與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的支持內容包含兩個方向:
-
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圍繞高等院校移動云教學、移動教學內容創新、課程移動教學資源建設與體系改革方向。
-
師資培訓項目
圍繞移動云教學、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行動教學等新型教學法的青年教師師資培訓方向。
所有項目遵循“行業指導、校企合作、分類實施、形式多樣”的原則,旨在通過逐步推行產學合作專業綜合改革項目,來實現人才培養、新技術推廣、深化教學改革,并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等目標。
二、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2.1、建設目標
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文件精神,深入探討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教學平臺的應用,關注由此帶來的教學模式和手段的改革。開展基于速課網移動教學應用工具平臺,挖掘開發出具有可推廣性的移動教學案例資源(移動微課件)以及移動教學云管理平臺。
充分結合專業課程教學一線實踐和先進理念,以移動教學為基本課程教學模式,推動高校專業課程、教材的改革,最終項目成果形式為專業課程移動信息化課程教學體系,包括課程完整的移動創新資源(移動微課件)、課程線上開班授課以及移動教學云管理平臺(教學數據管理)。推動高校更新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建成能夠滿足行業發展需要。
2.2、建設內容
本項目按專業課程群或單個課程進行申報和建設,根據項目合作對象的級別(校級、院級、課程團隊)將資助的項目分為3類:
類別 |
課程性質 |
數量 |
合作 級別 |
資金 額度 |
項目描述 |
A類 |
校級移動教學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
2項 |
院校 |
20萬/項 |
此類項目由學校教務處負責申報,面向所有學科專業,每個學校限申報一項, 項目內容包括: (1)5門專業核心課程的移動創新資源建設(移動微課件) (2)移動教學云管理平臺 (3)建立教育信息技術創新創業工作室(可選) (4)移動教學師資能力提升計劃;(可選) |
B類 |
院級移動教學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
6項 |
二級學院 |
10萬/項 |
此類項目由二級學院負責申報,面向所有學科專業,項目內容包括: (1)3門專業核心課程的移動創新資源建設(移動微課件) (2)移動教學云管理平臺 (3)建立教育信息技術創新創業工作室(可選) (4)移動教學師資能力提升計劃;(可選) |
C類 |
專業核心移動教學課程體系改革項目 |
10項 |
課程團隊 |
5萬/項 |
此類項目由課程團隊負責人申報,不限課程類別,每個課程團隊可以申報一項,每個學校可以申報多項。充分結合課程教學一線實踐和先進理念,以移動云教學為基本課程教學模式,最終項目成果形式為可在各高校通用的整門課程移動微課件和配套使用速課堂進行移動教學應用。 |
2.3、申報條件
對應不同類別項目,項目申報人分別為學校教務處、二級學院、課程團隊負責人。申報學院、課程團隊應符合以下要求:
-
有志于進行教學內容改革、完善課程體系,并已經進行過類似研究,或已經有完善的研究計劃,能夠代表該課程在行業內的最新發展方向;
-
對移動教學有一定研究,具備基本的移動教學云素養,已經嘗試或準備嘗試一些移動教學方法;
-
對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有研究,如翻轉課堂教學法、混合式教學法、任務引領式教學法、探究式教學法等,并能夠將新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課程建設中;
-
有一定的多媒體教學資源制作經驗,能夠勝任移動微課件和速課堂對多媒體數字資源的制作要求;
-
確保能按時完成項目的建設和交付,每個項目原則建設時間為一年;
-
校、院領導應大力支持教學創新及信息化教學改革、推進高校專業綜合改革。參與高校按企業投入1:1配套相關經費用于項目建設。在雙方后續課程開發上,校企雙方仍按照1:1比例進行投入,或協商相關費用。
2.4、建設要求
-
A類項目建設要求
-
雙方共同構建院校“互聯網+”教學升級整體建設方案;
-
將院校篩選的5門專業核心課程作為移動教學改革子項目,雙方共同構建課程建設團隊,共同開發課程配套云課程內容資源(含移動微課件、課程包、試題庫);
-
實施專業課程群移動信息化師資能力提升計劃,開展1-3次移動教學技術與新型教學法融合應用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培訓;
-
移動微課件建設好后,基于速課堂展開教學應用實踐,探索基于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落地應用;
-
雙方共同建設移動教學大數據管理平臺,用云技術、大數據技術驅動教育教學管理變革;
-
根據院校意愿和教學創新需求,雙方共同建設教育信息技術創新創業工作室,培養教師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技術綜合應用能力、項目管理與設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等。
-
B類項目建設要求
-
雙方共同構建專業課程“互聯網+”教學升級整體建設方案;
-
將專業3門核心課程作為移動教學改革子項目,雙方共同構建課程建設團隊,共同開發課程配套云課程內容資源(含移動微課件、課程包、試題庫);
-
實施專業課程群移動信息化師資能力提升計劃,開展1-2次移動教學技術與新型教學法融合應用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培訓;
-
移動微課件建設好后,基于速課堂展開教學應用實踐,探索基于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落地應用;
-
雙方共同建設移動教學大數據管理平臺,用云技術、大數據技術驅動教育教學管理變革;
-
根據學院意愿和教學創新需求,雙方共同建設教育信息技術創新創業工作室,培養教師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技術綜合應用能力、項目管理與設計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等。
-
C類項目建設要求
每個立項課程經力拓科技與課程團隊共同研發后,需完成以下內容的交付:
-
雙方共同構建立項課程“互聯網+”教學升級建設方案;
-
立項課程經力拓科技與課程團隊共同研發后,需完成以下內容的交付:
-
課件庫:提煉課程核心要點內容,基于速課網打造成移動教學微課件,并提供輔助微課等教學資源,以及課程相關的參考書目、論文參考文獻、網絡資源等內容;
-
試卷庫:按照教學內容和進度情況,針對核心知識點,提煉各章節的客觀測試習題和答案,并基于速課網組織成評測試卷;
-
-
課件與試卷建設好后,基于速課堂展開教學應用實踐,探索基于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落地應用;
2.5、建設聲明
針對于上述建設要求中所提及的,由雙方共同開發具有富媒體特征、交互特征、移動特征、大數據特征的移動微課件,其技術參數和標準由力拓科技公司按旗下現有速課網平臺的功能提供。在分工上,由課程團隊提供策劃文檔和相關配套數字資源(視頻、圖片等),由力拓科技公司在此基礎上進行技術開發并最終上線使用。
力拓科技公司對校方開發課程的知識成果不擁有知識產權,但涉及力拓科技相關平臺和渠道的課程成果(包括移動微課件和配套教學課程包內容等)銷售則與校方或課程團隊簽訂相關銷售協議,按版稅支付稿酬,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利用和共享。
2.6、支持辦法
力拓科技公司將為立項項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在項目開展的一年期內,為立項院校、學院或者相關課程團隊提供以下支持:
-
專門項目團隊對接負責,隨時保持雙向溝通和交流,做到交流反饋零延遲。
-
經費支持,根據上述建設內容的表格,按類別進行經費支持,具體經費按課程項目簽訂具體項目合同規定,其中投入總經費的10%作為參與項目建設的課程團隊的勞務經費。
-
培訓支持,提供基于速課堂和移動微課件等建設的現場師資培訓(全部項目),配套提供基于移動教學的翻轉課堂、混合教學等多種教學創新模式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培訓(全部項目)。
-
技術支持,提供基于速課堂和移動微課件的教學內容建設技術標準、文檔規范和多媒體素材格式要求,促進課程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
推廣支持,若院校和課程團隊愿意將項目成果對外分享,進行商業推廣,為院校提供市場活動、媒體宣傳推廣、學術研究會議等支持。
2.7、申請辦法
項目申報者應填寫不同項目方向對應的《力拓科技公司產學合作移動教學課程綜合改革項目申報表》。項目申報人須在2019年1月20日前將加蓋院系公章的申請書形成 PDF 格式電子文檔(可掃描,可直接使用電子公章,無需提供紙質文檔),并發送至:[email protected],聯系人:鐘麗菁,若有任何疑問,請致電:13725768628。
力拓科技公司將于2019年1月31日前組織專家進行申報項目遴選,預計在2月初公布立項名單并向教育部報備。
力拓科技公司將與項目負責人所在學校簽署立項項目協議書。立項項目周期為一年,所有工作在立項項目協議書簽署后一年內完成。項目負責人提交結題報告,力拓科技公司將對項目進行驗收。
三、師資培訓項目
3.1、建設目標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所有通過線上學習、線下培訓、實踐研討等多種形式,開展基于移動信息化教學、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等多種信息化培訓項目,促進廣大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提升教師的教育信息化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主動適應信息化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推進高等學校課堂革命。
3.2、培訓形式和內容
本次師資培訓項目計劃支持10項,具體培訓形式和內容見下表:
主題及內容 |
面向對象 |
學時 |
培訓方法 |
培訓目標 |
|
院校全體教師 |
3—4 小時 |
互動式講座+實操培訓 |
了解移動教學相關的理念、教學方法,以及面對互聯網+時代下的教學問題的解決方法,學習移動教學工具的使用、移動教學內容的開發以及移動教學創新應用價值和應用場景;初步掌握利用速課網建設移動微課件、PPT語音課件、微信課件,并利用速課堂進行微信開班開課,實施教學活動、積累教學數據的方法。 |
基于移動信息化教學的混合式教學設計及移動學習資源開發 |
骨干教師 |
線上2天+線下1天 |
線上基礎知識學習、線下實操、案例分析 |
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培訓方式,線上學習:利用速課網及速課堂服務,讓參訓教師參與系統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線上學習。可以即時監督參訓教師的學習情況,并組織線上討論等教學活動。線下學習:由派駐現場的專家級講師進行項目演練,摒棄傳統的講座式培訓方式,用生動活潑的教學活動,激發參訓人員的學習熱情,引導參訓人員掌握實用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 |
通過上述課程體系的整體培訓,結合移動教學云的理念、方法與案例,基于移動教學的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設計與實踐,幫助教師達成如下目標:
-
熟練掌握移動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創新方式、移動教學平臺的使用方法;
-
深入理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行動教學等新型教學法的理念;
-
深入實踐并應用新型教學法,改造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
通過培訓,完成一份應用新型教學方法進行自己所教課程的教學方案;
3.3 申報條件
-
項目申報人為院校,由院校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人事處等一線教師培訓管理部門遞交申請書;
-
學校領導應積極支持教學創新和人才培養,推進高校專業綜合改革,優先考慮具有創新發展思路的試點合作院校;
-
確保有足夠的時間按時完成項目的建設和交付,能夠合理計劃和安排“院校整體師資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計劃”,每個院校師資培訓項目的原則實施時間為一年,一年內完成培訓次數不少于2次;
-
學校一次申報本校參訓總人數不得小于 50~100 人,除本校教師外,允許周邊院校教師參加培訓(需由承辦學校向周邊學校發培訓通知)。
-
由力拓科技公司提供師資力量及課程資源,學校負責組織培訓人員、提供場地和設施;
-
參與高校按定制培訓項目總投入評估金額的50%配套相關經費用于項目實施。
3.4 支持辦法
-
以申報合作院校為培訓承擔單位,輻射周邊院校青年教師共同參加培訓,根據各合作院校實際情況適時調整培訓計劃,院校負責靈活組織相關人員參訓。力拓科技公司派遣經驗豐富的名師和專家實地支持,定期在全國不同地區開設培訓。對于師資培訓條件較好的合作院校,力拓科技愿意和其合作建立長期師資培訓基地,開展深度的校企合作;
-
針對在線形式,力拓科技公司提供在線學習、在線直播、在線測評、在線答疑等服務,開通的每個教師學習賬號價值699元,半年培訓1000-2000名教師,整體在線培訓服務價值在20至40萬元之間;
-
針對線下形式,力拓科技公司將聘請經驗豐富的名師和專家,以不低于每場10000元的標準組織現場培訓,計劃下半年年組織10場,整體線下培訓服務價值在10萬元。
-
在項目結束之際,力拓科技公司將邀請所有入選項目的院校主要負責老師參加項目總結和經驗分享研討會。目的是對項目進行總結,鞏固建設成果,并為公開共享建設成果給所有學校做準備。
3.5 申請辦法
項目申報院校應填寫《力拓科技公司產學合作青年教師新型教學法培養項目申報表》。項目申報人須在2019年1月20日前將加蓋學校公章的申請書形成PDF格式電子文檔(無需提供紙質文檔),并發送至:[email protected],聯系人:鐘麗菁。若有任何疑問,請致電:13725768628。
力拓科技公司將于2019年1月31日前組織專家進行申報項目遴選,預計在2月初公布立項名單并向教育部報備。
力拓科技公司將與項目負責人所在學校簽署立項項目協議書。立項項目周期為一年,所有培訓工作在立項項目協議書簽署后一年內與合作院校共同完成。
申報書下載:
01.力拓科技公司協同育人項目第二批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申報書(A類)
02.力拓科技公司協同育人項目第二批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申報書(B類)
03.力拓科技公司協同育人項目第二批課程體系改革項目申報書(C類)
04.力拓科技公司協同育人項目第二批青年教師新型教學法培養項目申報書
聯系方式:
聯系人:鐘麗菁
電話:13725768628
郵箱:[email protected]
掃碼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