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已成為必然的趨勢。信息技術和教學的整合有利于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與發展,也有利于提高學生各個方面的素養,提高教學效果。在這個的背景下,課堂教學的主體不再是教師。學生成為了教學的中心,而教師主要承擔教學指導的作用。
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即使沒有老師在場,教學也能發生,學生也能夠從教材上、視頻上或者網絡上自主學習到新的知識。因此,在技術推動課堂教學下,機器人或人工智能協助教學的情況也逐漸進入常態。那么,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我們的未來教學是如何發展的呢?
一、未來教學需要混合式的課堂教學
利用互聯網技術,我們能夠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有選擇地采用異步或者同步的直播課堂,打破班級和年級的限制,實施走班教學、混齡學習以及跨學科教學。學校要加快完善無線校園環境、平板電腦和其他移動學習設備等高技術和信息化條件,讓其充分發揮作用。而大數據不能只是用來分析錯題練習,而要用在更加廣泛的領域。
二、未來教學要重視學習中的社會交往因素
社交、情感能力已經被認為是最重要、最優先的核心素養,但我們現在的課堂尤其缺乏這方面的培育。信息化、技術化課堂不應該是充斥機器、布滿聲光電的場所,而是溫情有愛、舒心自由的交互天地。不僅師生之間交流是彼此平等心意相通的,同伴之間進步也是互相支持關心的,家校雙方溝通更是通暢無礙的。
三、未來教學需要聚焦問題的教學方式
在技術優化之后,可以打破原來的以課時為單位開展教學的做法,課堂教學中出現大概念、大問題、大任務、大單元、大練習(作業)等可能會是一種常態。再也不能僅僅以知識點、碎片化、零散化的知識來要求學生,以過度操練或者不切實際的熟練程度來要求學生,要將重心移到理解力、遷移力和變通力上。
四、未來教學要求減少考試
尤其是嘗試減少閉卷考試,拓寬除了筆試之外的其他檢查方式。可這項工作做起來并不簡單,因為認識有分歧,嘗試有風險,落地有難度。但是,如果我們要真正實現培育學生核心素養和發展關鍵能力,那么,我們就有理由推進開卷考試。讓學生在平時就習慣于不再以“復現”教材或者教師的答案為樂事,而是善于獨立思考、靈活處理、創新表達,他們在正式的閉卷考試中可能也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為未來教學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力拓科技自主研發的速課網作為信息化時代移動教學、應用工具平臺,一直以來為全國高校教師提供專業的移動教學工具和服務,目前已成功協助全國200余所高校,30余萬教師開展移動教學,實現資源建設。通過速課網的應用,創新教與學的方式和評價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