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和新的教育理論教學模式的出現,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的有力支持,具有其他教學手段無法比較的優勢,充當著更多的教與學的中介和角色,對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移動學習的大環境下,信息化教學資源能夠為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比較理想的支持環境,但并不是說信息技術就可以替代其他類型的教學資源,因而我們要選擇適合教學內容的多媒體課件等信息化資源來輔助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一、如何實現移動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
移動教學資源的建設,是一個需要不斷進行實踐探索和不斷完善的復雜過程。通過采用適當的實用策略,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通過實踐檢驗,以下幾個策略對于實現移動教學資源的優化整合和有效應用,有著重要的實用意義:
1. 教學資源建設應從教學的實際需求出發
教學資源應該為教和學服務,滿足一線教學的實用化需要。在建設教學資源庫時,應該以國家新課程標準進行組織,以主題化的結構方式進行資源組織,并提升資源開發的質量,使資源與實際教學需求相關聯,從而使資源與課標、資源與知識主題、資源與教學需求相呼應,讓教師和學生能夠更高效地使用資源,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2. 教學資源建設應滿足多種形式的學習方式
為了適應信息化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資源庫中應擴充傳統資源類型,以通過教案庫、模板庫、網站索引、量規庫、網絡課程庫等多種形式的資源來支持“基于資源的學習”“基于標準的教學”“案例教學”“網上遠程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最大程度發揮資源的作用。
3. 教學資源建設應符合本地實際需求
教育資源的建設開發和整合應用,應當出自于實際教學實踐情境的需要。因此,主題資源建設應該顧及到本地教育情境的特殊性,分而待之。對于那些已經符合實踐需要的教學信息資源,可以酌情予以直接利用;對于那些尚不能適應實踐情境需要的教學信息資源,則加以主題化改造和重構;對于那些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的教學信息資源,可以根據主題規劃需要,著手重新創建和整合。
二、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我們怎么做?
首先,推行“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在應用中匯聚形成更多的課堂教學資源。“一優課”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一篇課文、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視頻,形成一個教學篇目或知識點的資源包。一個學期能夠做好一至兩個就行了。
其次,提高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必須從構建有效機制入手,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最后,教師自身要提高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利用信息化教學工具創建移動教學資源,建設教育教學資源包,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資源。作為對信息化教學有近十年研究的速課網,一直為各院校提供著移動信息化教學與移動資源建設的服務。教師在速課網平臺能夠快速創建自己的移動教學資源,貼合各種教學場景,給學習提供更優質更豐富的學習資源,提升教學質量。目前速課網已升級5.3版本,還有更多教學體驗,等著您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