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老師來說,信息化大賽是一場教學技術博弈!教學設計合理、創新和有價值,才能贏得信息化大賽。但實際上,大部分老師做教學設計都是在忙碌的整個學期包圍下,用短短的時間趕出來的,成品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這也說明了老師們缺乏參賽的經驗和技巧。那么,老師應如何在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中脫穎而出,開啟信息化教學的大門呢?下面總結了幾點參賽經驗,希望能幫助到老師們。
第一、注重團隊協作
互聯網+時代已經在不經意間滲透并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單兵作戰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你或者學富五車,你或者詩書滿腹,但個人參賽不僅效率低還很累,畢竟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
而組成團隊進行參賽,可以將工作進行劃分,合理安排,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遇到重點問題,大家互相探討,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也能在預期的時間內完成設計,效率更高。一個團結的團隊、一個高效的團隊于參賽、于學校而言,都是可以走的更高、更遠的。
第二、選題要有價值
老師們參加比賽,第一個面臨的問題就是選題!選題既要有時代新意又要有實用價值,老師們應該明白,信息化并不能解決所有的教學問題,但信息化教學是大勢所趨,所以還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來展現,也就是說選擇的這個題目它涉及到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必須是在傳統課堂中比較難解決的,而通過信息技術來進行突破和解決就變得非常有意義和價值。另外,對于應用型的專業學科來說,理論加實踐兩者結合的選題會更好。
第三、精心設計信息化教學設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實際上是在常規的教學設計基礎上加上信息化技術的支撐,并且教學設計主線要清晰明確,可以將教學設計主線提煉出關鍵詞,這樣給人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另外,學情分析要反饋到教學設計中,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采用多種教學方法解決教學的重難點,例如分組教學法、任務驅動法、仿真情境法等,重點強調運用某教學方法或某技術手段解決了某問題。
第四、信息化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創新
爭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目前國內的網絡教育資源也越來越多,比如騰訊課堂、MOOC、速課網等等。在運用信息化手段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創新,速課網本身擁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能夠幫助老師更好地實現教學設計,尤其是速課網的移動課件滿足跨時間空間的特點,符合教育信息化時代人們的學習模式和教學模式。老師們利用好速課網的資源,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第五、注重細節的處理
比如著裝禮儀、PPT版式、教案講稿等,PPT版式要有一定的設計感和美感。若考慮到PPT不便于傳播,也可以用其他的演示工具來展示課件,比如速課網。老師可以把做好的PPT課件上傳到速課網,轉化成方便在任何設備、途徑上傳播的移動課件,還可以現場錄制語音講解,或者插入已錄好的音頻,相當于一個微課視頻,而且只需要分享二維碼或者鏈接,就可以傳播,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另外,教案和講稿用彩色打印會更好,封面最好是圖文結合有一定設計感。
第六、信息化教學更應運用于日常教學中
比賽的目的應該是為了促進信息化技術在日常教學中的應用,而不是為了比賽而比賽,否則就本末倒置了。所以我們在日常教學設計中,如果能夠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好,一定會對聽課效果有所裨益。
總而言之,要贏得信息化教學設計大賽,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信息化教學是技術活,需要老師們不斷去學習進步。每一次參賽都是一次成長和收獲的旅程,相信往后老師們也能在信息化教學道路上收獲更多,學習更多,成為不一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