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李 娜(1983— ),女,漢族 ,河北保定人,河北保定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 :計算機技術。
論文發表于:西部教育數據 2018,02
互聯網覆蓋全國,不斷改變我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方式,對教育模式改革顯得尤為突出。加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量不斷增加,但由于師資、硬件等不足的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運用互聯網進行教學的效率有待提高[1] 。因此,在“互聯網+ 教育”背景下,文章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互聯網+教育”的內涵與要求
“互聯網+教育”實際上是基于當前信息技術運用 所提出的一種教育理念[2],主要具備三個基本要求:
第一,信息平臺的創建;
第二,教育的作用。即針對互聯網管理存在的問題,一些教育網站的登錄或教育類視頻的 發放要在管理妥善的前提下才能發揮其具體的教育功能。
第三,轉變教育理念,即在互聯網大環境下,逐漸轉變墨守成規的教育理念。利用微課、慕課或其他技術并將其融入教學,令學生變被動為主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思路
以往學生學習主體主要是學校、課堂兩點一線??赡壳埃藗儷@取知識的途徑與方式發生變得多種多樣。運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的方式不僅具有隨時隨地的特點,其能獲取的信息內容更是廣泛。從某個角度來說,“互聯網+教育”的存在有效地轉變了學習的模式與要求,使得學習成為一種相對普及且成本較低的過程。在此背景下,高職院校需要改進教學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模式,保證高職院的教學理念符合現代學生學習的要求,從而跟上時代步伐, 提升教學水準。
三、“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職教學策略
(一)互聯網技術與教學結合
1.線上與線下的課堂教學。
隨著學習途徑及工具多元化現象的產生,結合互聯網技術,改善單一的教學形式,使課上、課下均可實現教學。這種移動教學可以采用多種技術來實現。例如,“速課”平臺,它只需要使用手機便能開班授課。教師可隨時隨地把各種課件類型、實時推送到每位學生的手機上。利用這一技術,可將一節課的重點濃縮成微型課件,縮短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升教學質量。
2. 利用小工具包裝 PPT 課件。
一線教師通常制作 PPT 課件在教學中使用,不管是微課、慕課或其他技術手段融入教學中,大部分都離不開制作PPT。一般情況下,大多數教師會制作 PPT 卻又拿不出手。那么,針對這一現象,我們可否借助某些工具,用以拓展 PPT 外延,進行相關轉化呢?答案是肯定的。結合互聯網,將 PPT 做出視頻類微課和交互式微課,不僅可以成為教師的得力助手,也是被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
以“速課”為例,速課電腦版中的 PPT 模板為制作提供了平臺,它能夠將我們做好的 PPT 轉化成其他形式, 也可用手機瀏覽,既容易上手,又從某種意義上避免了PPT 單純放映所帶來的枯燥感。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對有聲頻、視頻等實踐類型的操作尤為感興趣,而興趣是學習的良好開端。
(二)轉變考核方式,注重學生能力評估
結合互聯網技術,我們將考核方式也能轉變成線上線 下的形式、如下圖所示。
以速課為例,登陸速課主頁,在個人中心可設置試卷編 輯,并能夠發布到手機微信端,學生可進行在線答卷。這種形式突破了傳統的考核模式,備受學生青睞。在考核上以書面為主,單純注重學生成績,會造成培養高分低能的學生,無法適應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教師在考核時,應將理論聯系實踐,注重實踐操作。
四、結語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對高職院校教學提出了新的 要求,墨守成規的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這一需要[8]。因此,就需要明確互聯網技術輔助教學,打破傳統思維,吸取新鮮血 液,注入課堂當中。這樣,教師會在“互聯網+教育”模式下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唐山清,廖繼超.試論“微時代”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模式改革[J].科 技展望,2017(32):81-82.
[2] 魏波.高職物流教學改革中三分法教學模式的運用[D].長沙:湖南現 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2017.
[3] 施靜.微課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交際(學術版), 2017(7):141.
[4] 李根坤“. 互聯網+”視域下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自主探究學習研究[J]. 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32):57.
[5] 李靖,李杜“. 微課”在高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 學報(電子版),2017(4):283.
[6] 王皓.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模式改革分析[J].中國培訓,2017(10):266.
[7] 陸黎“. 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洞髮W計算機基礎》的教學改革探 討[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34):164-165. [8] 馬麗華“. 互聯網+”背景下高職專業教學模式改進的幾點思考[J].教 育現代化,2016,3(29):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