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自登陸中國以來,其發展速度不容小覷,同時,令人欣慰的是,慕課在中國發生了更適應于本土的變異。上海30余所高校聯合建立了中國式的慕課,將各個學校的優質課程共享給全區的其他學生。這也為中國慕課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如果我們改革的步子稍微邁得更大一點,讓學生直接在經過認證的慕課平臺上學習課程,然后通過自己學校組織的
統一考核獲得學分,這樣就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教考分離”。
要真正實現課堂模式變革,我們不僅需要上面說過的以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代替面對面的講授,還需要實現翻轉課堂。與慕課的流行最初的
美國開始一樣,翻轉課堂最初流行也是從美國開始。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學生在家通過網絡教學資源完成知識的學習,到課堂上時大家一起
完成作業并進行討論,加深知識、拓廣知識面。它是一種兼顧了班級制教學和個性化教學的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在課堂上促進個性化的發展。
將翻轉課堂與慕課相結合,既可以將教師從繁重的教務工作中脫離出來潛心研究如何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另一部分,也將枯燥的講授課堂變成
了討論、尋求真知的過程。
任何一個領域想要獲得根本性的變革,就必然涉及到流程和架構的變革。所以教育想要獲得根本性的變革,則必須涉及到教學組織機構的變
革。近些年來,許多高校都進行了這一類的改革,例如教學后勤部門的改革,從目前進行的情況來看,“高校后勤改革”的成果斐然。學校的核
心業務既是教學,讓教師從后勤中脫離出來全心教學也是題中之義。
另外,我們不得不考慮一些高校,尤其是一些研究型大學,這些公共基礎教學部門中的教師的專業發展可能會存在問題,比如,在一個醫學
或工學院校,一位講藝術公共課的老師在專業上的發展可能會存在問題,因為藝術學科在這個高校是邊緣化的學科。
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利用MOOC等方式將這些學校的“‘非核心’教學業務社會化呢?”比如,這些學校不再設立專門的公共基礎教學部,而是讓
學生通過MOOC網站學習相關課程,或者通過網絡同步選修其他學校開設的同類課程,比如多個高校的學生可以一起選修某某高校中文系優秀
教師開設的《大學語文》課程。
如果真的這樣改進,對這些講公共基礎課的老師未必就是一件壞事情,對于那些特別喜歡講課的老師來說,可以利用這種方式給更多的人講
課,體會更多的成就感,在其他方面也有更多的收獲。甚至或許部分公共課老師可以成立專門的課程公司,形成教學團隊,為其他高校師生提
供更加優質的公共課程外包服務。